
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中,曾有这么一个政权,仅经历了三位君主,这三位君主均为兄弟,且每一位都被史书誉为明君。然而,政权的寿命却异常短暂,仅仅维持了十七年便迅速灭亡。人们常说昏君误国,可为何这三位明君接力执政,国家却未能长久稳固?今天,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一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割据政权——南凉的兴衰。
三国末期,魏蜀吴三国长期争霸导致人口急剧减少。为恢复生产力,中原统治者开放通道,大量引进原本不被看好的胡人。胡汉杂居使人口数量回升,但胡人与汉人之间的关系却从未真正和谐。西晋政权在经历了“八王之乱”后逐渐衰落,趁机而起的胡人势力开始崛起,最终爆发了史称“五胡乱华”的大规模民族冲突。
汉族百姓不仅遭受种种歧视,更遭遇惨烈屠杀。西晋政权无法镇压胡人乱局,最终悲惨灭亡。在这片纷乱土地上,汉族、匈奴、鲜卑等多民族相继建立了二十多个割据政权。其间,前赵、后赵、西凉、北凉、南凉、前燕、后燕等十六国势力较为强盛,其余国家则较为边缘,因此这一历史时期被称作“五胡十六国”。
展开剩余79%南凉政权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,这个族群又被晋人称作秃发氏。乱世之中建立政权相对容易,但想要长期维持却极其艰难。因为不仅汉人反抗胡人政权,各胡人政权之间也相互厮杀,人人野心勃勃,企图吞并对方、夺取中原土地。
这支建立南凉的拓跋氏,原是汉魏时期从塞北迁徙至河西凉州的鲜卑族,被称为“河西鲜卑”。他们在此定居超过两百年,逐渐学会汉族农耕技术,并与邻近的部落保持和平共处,国力日渐壮大。魏国镇西将军邓艾在管理陇右时,将河西鲜卑迁徙至雍州和凉州地区,也就是今天的陕西中部与甘肃一带,与汉族和羌族混居。
在汉人的统治下,河西鲜卑遭受强制征兵、纳税,甚至沦为奴隶,胡汉矛盾日益尖锐。司马家族篡夺曹魏政权后,河西鲜卑率先发动反抗,带领其他胡族部落相继响应,搅得西晋皇帝焦头烂额。经过数次胜败交替,河西鲜卑首领秃发乌孤终于成为凉州霸主。
秃发乌孤不愿受后凉君主吕光的控制,先是拒绝后凉授予的封爵,自称大都督、大单于、西平王等头衔。397年,他正式建立南凉政权,定年号为太初。建国之后,秃发乌孤雄心勃勃,觉得陇西地盘太小,立志扩张势力,但未能实现抱负,399年醉酒跌马重伤不治身亡。
秃发乌孤是一位极具领导才能的君主,致力于发展农业和养蚕,深得民心。他死后,其弟秃发利鹿孤继位,迁都至西平,继承兄长遗志,强化与北凉联盟以抵御后凉入侵。秃发利鹿孤重视内政改革,大力兴办学术,广纳贤才,南凉政权迅速兴盛。
401年,秃发利鹿孤自称“河西王”,击退后凉军队的进攻,并大举进攻北凉,扩展了疆土和人口。402年,他认为时机成熟,准备称帝,但命运弄人,他患上重病,难以挽回。临终前,他思虑良久,本应传位给年幼的儿子,却选择了才干出众、经验丰富的弟弟秃发傉檀继承王位。
事实证明,秃发利鹿孤的判断极为准确。秃发傉檀继位后,善于治理国家,宁愿舍弃王号,归附后秦,借助强大盟友力量,让南凉得以安稳发展。数年后,他击败后秦军,恢复西凉国威,再次称王。
一切似乎向着美好方向发展,可天不遂人愿。414年,南凉遭遇严重天灾,粮食颗粒无收,国内遍地饿殍,民心惶惶。外敌趁机入侵,秃发傉檀决定西伐乙弗鲜卑掠夺物资。虽然战役胜利,但西秦趁他不在朝中,利用软弱的太子偷袭南凉,秃发傉檀最终被迫向西秦投降。
西秦君主心狠手辣,或许也忌惮秃发傉檀的能力,不久便将其毒杀,灭亡了南凉政权。如此,经历三代兄弟明君,南凉仅存十七年便在天灾人祸、内忧外患的夹击下灰飞烟灭。
发布于:天津市明道配资-配资中国-查配资炒股-股票线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